Last Updated on 2025 年 6 月 13 日 by 萊恩 Ryan
這一集在說什麼
本集分享的書是《愛的藝術》心得,作者為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書中以提問為出發,引導讀者思考「什麼是愛?」「愛可以學習嗎?」強調愛不只是情感或偶然的邂逅,而是一種需要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的藝術。
從這本書學到什麼?
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藝術,需要練習與自我修煉
佛洛姆提出:現代人常把愛誤解為「被愛」或「找到對的人」,而非「去愛」與「鍛鍊愛的能力」。他更從社會架構與資本主義批判出發,認為愛的能力正被削弱,因此更需要主動、有意識地學習。
他區分出多種愛的形式,包括:兄弟愛、母愛、父愛、男女愛、自愛與對神的愛,每一種都具備不同特質與挑戰。他強調成熟的愛是一種主動的、兩個完整個體之間的結合。
為什麼讀這本書?
對愛有疑問的人,都值得讀這本書
我原本是因為參加鐘穎老師的讀書會才接觸這本書愛的藝術,起初關注的是男女之愛,但越讀越發現這本書探討的是愛的本質與人類存在的焦慮,遠比戀愛關係更深刻。
佛洛姆指出,我們與世界的分離會帶來焦慮,而愛是一種終極的結合方式。這樣的洞察,不僅幫助我重新思考「什麼是愛」,也讓我意識到自己過去也常陷在追求被愛與遇到對的人,而不是練習去愛。
從這本書啟發的行動建議
練習主動去愛,讓愛成為一種創造與結合
- 愛是給予,而不是只想被愛:給予是能力的展現,也代表生命力的流動。
- 愛需要四種修煉:紀律、專注、耐心、與無上的關注。
- 學習探索他人與自己:帶著尊重與好奇心去理解他人的內在世界,也正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 辨別愛與共生、依附的不同:真正的愛來自兩個完整個體的結合,而不是依賴或吞噬。
我的讀後感
愛的藝術這本書不像一般戀愛書籍提供技巧,而是扎實地從哲學、心理學與社會學角度出發,描繪愛的本質與鍛鍊方式。佛洛姆強調愛是可以學習的,我們可以選擇主動去愛,從自愛開始,進而與人、與世界連結。
書中有些觀點對現代人來說或許較為保守(如對同性戀的看法),但整體而言,愛的藝術是一封關於愛的宣言,也是一份修煉指南。它不輕鬆,但非常值得反覆閱讀與實踐。
書籍資訊
書名:愛的藝術(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原文書名:The Art of Loving
作者: 埃里希.佛洛姆 Erich Fromm
譯者: 梁永安
出版社(繁中版):木馬文化
購買連結:
萊恩日誌專屬社群與優惠連結
你的優惠不變、權益可累積;透過以下連結預訂,萊恩可能獲得少量回饋以持續產出高品質內容 🙌
行銷連結聲明:透過上述連結完成預訂,你不會多付錢;平台可能回饋我少量佣金以支持內容創作。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生活
加入 100+ 位讀者,一起探索數位遊牧、內容創作與成長。
每週二、四寄送最新實踐故事與靈感。
免費訂閱・隨時可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