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25 年 9 月 11 日 by 萊恩 Ryan
四個習慣養成法則,讓改變更輕鬆
這一集在說什麼
從這本書學到什麼?
這集介紹的書是 James Clear 的《原子習慣》。書中提到習慣的養成,不靠意志力,而是要設計一套「系統」來支撐持續的行動。
最關鍵的是以下四個法則:
- 讓提示顯而易見:讓改變融入環境,減少選擇與拖延。
- 讓行為有吸引力:將新習慣接在舊習慣上,創造行動連鎖。
- 讓行動輕而易舉:從兩分鐘開始,降低開始的門檻。
- 讓結果令人滿足:創造即時的正向回饋,或借助夥伴監督。
🎙️ 主持人 Ryan 的實踐與觀點
- 習慣挑戰:每日十分鐘寫作一年不間斷
他從 2017 年開始,在 IG story 上進行每日睡前十分鐘寫作挑戰,實驗來自作者的部落格靈感,並成功維持了一整年。 - 起步策略:「兩分鐘法則」+ 睡前固定時段
每天設定只要寫 10 分鐘,不追求完美,先行動再說。選擇睡前作為觸發點,建立低阻力高穩定性的流程。 - 後續轉變:從社群監督 → 轉為私人內化
隨著習慣養成,逐漸轉為自己寫給自己看,累積了四五年的穩定寫作習慣。
📌 心得金句:
「當你跳過一天,就會感覺前面都白費了,這正是習慣力量的展現。」
🎙️ 主持人 Weis 的實踐與觀點
- 成功案例:每月爬一座山
原因是想踏青、改變太宅的生活,靠著找登山夥伴建立持續動力,形成月初固定討論與聚會的自然節奏。
登山後的小酌與分享也成為獎勵機制。 - 失敗案例:喝水習慣崩壞
換工作後,身邊同事對「喝水」無共鳴,導致習慣中斷。這讓他反思:不能完全依賴他人,前三個法則更關鍵。
📌 心得金句:
「環境是助力,但不是全部,真正能改變行為的還是自己。」
為什麼讀這本書?
兩位主持人都強烈感受到:與其制定模糊的目標(我要變健康、我要變有錢),不如透過系統設計讓行動變得可持續。
《原子習慣》提供了明確的架構與具體可行的策略,幫助我們真正做到「每天一點點改變」。
從這本書啟發的行動建議
挑一件事,設一個兩分鐘版本:每天做「一點點」,勝過從不開始。
把習慣嵌進舊作息中:如洗澡前運動、起床先掀被子,降低行動阻力。
找對夥伴,但不要過度依賴:有獎勵、有監督的確有幫助,但長遠還是靠自己。
將習慣與身份認同連結:問問自己:「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讓習慣自然延伸。
我們的讀後感
這集不只是書介,更像是一場真實生活中的「習慣實驗記錄」。
Ryan 用寫作實驗自己,Weis 用登山與喝水測試夥伴影響力,兩人的分享讓《原子習慣》不只是理論,而是生活裡可以即刻落實的行動指南。
書籍資訊
萊恩日誌專屬社群與優惠連結
你的優惠不變、權益可累積;透過以下連結預訂,萊恩可能獲得少量回饋以持續產出高品質內容 🙌
行銷連結聲明:透過上述連結完成預訂,你不會多付錢;平台可能回饋我少量佣金以支持內容創作。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生活
加入 100+ 位讀者,一起探索數位遊牧、內容創作與成長。
每週二、四寄送最新實踐故事與靈感。
免費訂閱・隨時可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