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從森林僧人學到的 4 個轉念啟示

Last Updated on 2024 年 2 月 3 日 by Ryan Chen

納提科:我有著念頭,可是我的念頭不代表我。

「我可能錯了?」當你與他人意見相左的時候,你可曾想過,是自己錯了?2023年讀到2024年的第一本書《我可能錯了》,由前經濟學家、還俗的前西方僧人、漸凍症患者的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口述撰寫,說明了他受用一生的轉念心法。達賴喇嘛更是為《我可能錯了》證言: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


為什麼讀《我可能錯了》?

工作後,我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心態轉變,令我開始關注內在如何自我成長,我發現,關鍵就在「轉念」。

我的內在探索歷程源於發現自己對「成人」這件事一無所知,包括如何獨立養活自己、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如何和家人相處等。

當我在記者生涯有了許多收穫,如開始養成金錢觀與建立自己的理財之道,我第一個就希望能夠分享給家人。

然而在過程中,我遇上了許多阻礙:在教導比自己年長的家人時,如何不擺前輩架子、如何說服家人改變行為⋯⋯這些事令我挫折,也轉而尋求是否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從內在修煉、個人成長等書籍、音頻,或是和職場前輩、朋友請教,我認知到一件事:改變自己雖然困難,但再難也難不過改變他人。

因此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切中我的想法:「我可能錯了。」

是否我想要影響他人的初衷就有問題?是不是我只是為了一己之滿足,想要炫耀自己透過學會理財而高人一等?我是否在試圖分享的過程中過於鋒芒畢露?我有沒有忽略了每個人情況不同,自以為是自己抱著的是絕對真理?

本著這股好奇,我翻開了這本書。

其實作者並非第一位說這句彷彿有魔力的箴言。這是他源自於當森林僧人的時候,從寺院導師汲取的人生智慧。

書中提到,在遇事不決、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妨試試看像是念誦咒語一樣,在心裏默唸三句:我可能錯了。

透過這樣的反思,你會更相信自己原本的念頭可能並不是真的那麼正確,那更有趣的是,你會突然發現ˋ,其他可能性忽然在你眼前拓展開來。

原來我們的念頭本身其實並不值得信賴!

作者用他的人生經歷,分享如何觀照自身與生命中的種種事件,我整理讀到的 4 個轉念啟示,也很值得大家在生活中嘗試應用一番。


從這本書學到的 4 個啟示

成功並不等同快樂

作者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成功並不等於快樂。

你認同嗎?

我自己還在掙扎,一方面覺得追求成功天經地義,一方面覺得內在平靜無比重要。這兩者看似不衝突,可落在實務上,卻難以兼顧。

比如說我剛寫完我的年度回顧,我在年度回顧的時候還蠻自豪用許多數字統整我做了哪些事。包括我接案、或是在正職工作時績效回顧,我都很喜歡用數字表達我做到哪些事情、帶來多少價值。

許多在企業工作的朋友們會議、報告時應該經常遇到主管建言,甚至自己是主管職,都會說:「你要有數字嘛。」畢竟數字會說話,透過數字好像可以證實我們是一個成功的人。

即使是轉職、求職,我自己都會建議想要在履歷呈現優勢,一定都希望能紀錄工作中的各種數字佐證。

總歸一句:我們透過各種數字來證明自己有多麼成功。

我們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這麼努力的追求不同的數字,不管是薪資的數字,還是健檢報告的數字。但是回望自身,看看身邊的親朋好友,有誰真的快樂嗎?

我們追求數字,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很開心、很滿意、很快樂。反而是越成功,越空虛。

原因何在?因為我們追求的又不只是數字,還有數字背後代表的價值、他人觀感。

當他人觀感不符合我們內心的期待,空洞失落感就撲面而來。

當我每次想要在社群上分享評論、在部落格分享心得的時候,也都會遇到各種內心的阻力,想像中的他人評價(尤其是負評)更是難以承受。

正如剛上架的第一本電子書談轉職,對我來說梳理這些內容並不困難—— 3 天完稿萬字篇幅——但難的是發表出來。

我總是擔心:嗯,這對別人真的有用嗎?有許多前輩珠玉在前,我的經驗價值幾何?真的對別人有貢獻嗎?

好像又會落入所謂「成功」、「有價值」的窠臼。

後來我如何轉念?就是運用「做這件事,我快樂嗎?」的想法回過頭問自己。

反過來回應自己的問題:「一定要對別人有用才值得被看到嗎?」「就不能是因爲我自己開心,所以我想要發表出來?」

「我想要提供價值。」本著這個初心,從2023年 9 月拖磨 3 個月,直至 2024 年 1 月才上架,並在自己到社群分想。

這本電子書銷售狀況已經是其次了,能賣得動、賣的好,對我來說都是額外的加值;最開心的事我做了這件事,未來能幫助到某些對轉職有所彷徨的人,這對我來說就是最棒的事。

是呢,追求成功——尤其是他人眼中的成功——何如追尋快樂。

我有念頭,但不等於我

成功不足恃,那麼快樂何處尋?

作者經歷成功後的空洞失落,又遭遇心碎失戀,遁入空門並不罕見。奇妙的是,學習冥想、讀佛參禪並不是終極解方,當寺院僧人依舊有種種煩惱,作者如實紀錄。

正是學習冥想的經驗,令他體悟到:我有念頭,但是念頭並不等於我。

這些念頭裏面有一些是很寶貴的,非常清明、有自己代表性的信念;可是也有一部分是可能受別人引導,甚至是就是受自己的慾望影響,對自己毫無幫助。

這些無論是有益或有害的念頭,如何持續存在?作者回答:注意力。

正是我們的注意力,滋養了每一個不同的念頭。

常常就是我們會抓着某個念頭不放,覺得:世界應該要怎麼樣、身邊的人應該要怎麼樣、我應該要怎麼樣,但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內部產生的念頭。

然而,這些念頭是真的嗎?是對的嗎?即使在當下看起來無比正確,那我們要受這樣的念頭支配嗎?

作者認識到這件事:我有念頭,可是念頭並不等於我。

呼應這本書的書名《我可能錯了》。錯了的是什麼呢?錯的可能是我的念頭。

當我們能覺察到念頭生發的過程,就能再後退一步,思考自己念頭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影響我?

這與「正念」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知道這股念頭存在,我接納它,但我並不需要受這個念頭主宰。「我」才是主宰,可以觀察這些念頭因何產生、我因此有什麼反應?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吧。

近期有不同的朋友約我詢問如何經營自媒體?我雖答應下來,但每次總要先打預防針:以社群來看,我可說是慘澹經營,追蹤人數都未破千,你們真的要聽我分享?

當我說出這句話時,我猛然醒悟:為什麼我要妄自菲薄?縱使粉絲數是自媒體經營的重要指標,但做這件事的我不是很享受其中嗎?又關粉絲數什麼事了?

原來,我依舊受到「粉絲數越多=自媒體越成功」的執念影響。粉絲數可以替換成任何一組數字:網站流量、電子報訂閱人數、分享數等等。

從中我才發現,我果然是俗人,並不會因為讀了種種自我成長書就故作清高,依舊在意、依舊希望受人喜愛。

但理解了這件事,我內心反而開闊許多:縱使追蹤人數不多,這些朋友仍然想聽我分享如何經營自媒體,這代表有我自己都沒注意到的價值。

更何況,每一個追蹤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是親朋好友或好友的好友,值得坦誠以待。

當然這真的是需要一直修煉的過程,所以我覺得這句話「我可能錯了」還蠻受用的。

我承認我有這些好的念頭,壞的念頭、羞於啟齒的念頭、不好意思承認的念頭。但這每一個念頭並不等於我。

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我會更自在。即使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念頭如何產生,但我們可以給他不同的回應方式,我們可以決定我們要不要相信這些念頭,用注意力滋養它,決定權始終在我們手裡。

生活沒有應該、生命沒有理所當然

說是決定權在手裡,但那絕不等於「萬事萬物盡在掌握」。

相反,如果抱著「生活應該照自己的希望發展」的念頭,試圖操控一切,那想必會過得很辛苦。

作者也說,「不預期生活按照自己認定或感覺該有的方式發展,這是一種智慧。理解自己一無所知,就是一種智慧。」

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應該」;在我們的生命中,沒有「理所當然」。

作者是透過僧人生活的方式強化了這些體悟。身為森林派僧人,他們不經手金錢,出外都需要靠他人善意主動施捨,連飲食亦同,仰賴佈施,絕無挑揀餘地。

因爲這種僧侶集體的生活,用意其實是要抹除小我,又模糊每一個人的獨特性,這個過程一定不太舒服。

我也有類似經驗。我在前兩年參加過在臺灣的十日內觀的行程,說是內觀,其實作息就跟僧人一樣。

諸如過午不食、每天清晨4點半起床、一天打坐12個小時。更嚴格的是,我們不說話,即「禁語」;茹素,吃的是別人提供的食物,也沒有什麼選擇食物的權利。過著僧侶的生活。

這些嚴格的規定,就是透過生活中的種種不方便,強化了「生命無常」的認知。沒有應該、沒有理所當然。

普通人可能不一定有僧侶生活這種體會,也無須如此。作者借自己的經歷說明,在我們的生命中其實沒有理所當然:他並沒有覺得自己一定要一直當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他也沒有覺得我出家後一定要當一個僧人一輩子。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絕大多數最美好的事情都發生在我的控制之外」,所以他一直在分享,帶著「應該」的念頭,讓他感到委屈、沉悶。

我也是如此。

當我們能接受,原來「失去掌控」才是常態——佛家說「無常」、道家說「變動不居」——我們就迎來成長的契機了。

心靈成長,是容許不確定性

成長,總是用在正面情境,然而實際遇上成長契機,就知道「成長痛」可不只是在轉大人才有。

作者就寫道,一開始成爲僧人很不適應跟痛苦,甚至他是用一種很戲謔的方式描述寺院森林僧人的生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輕靈無憂,而是必須要團隊合作、跟不喜歡的人共處。

更別說,在當僧人的末期以及還俗之後,他的身體飽受病痛。遇上困境,還談何成長?

不過正是在種種不舒服的境況裡,心靈成長的契機就在此處。

什麼樣叫做心靈成長?就我的理解是可以面對不確定性。

作者他一直想要告訴我們是所謂的成長,就是自己能夠容忍生活中沒那麼確定的事情。

當我們想要掌控一切,我們就失去了容讓別人的耐心,返回自身,又能發現,我們試圖相信那些傷害我們最深的念頭,緊抓不放。

作者提出的解方,就是不再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當我們不再相信每件事、不再相信生命中發生的事情、不再相信我們身邊經歷的一切、現在和我們相處的人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才會全身心的接受生命中有非常多的可能。

原來我們並不需要用特別有掌控欲的方式去過我們自己的人生,我們只需要接納,我們只需要信任生命會有最好的安排。做好我們能做的之後,讓結果自然的發生,但並不一定要萬事萬物都在我們的掌控。

再簡單一點理解,就是放棄虛幻的安全感,接受不確定性始終存在,我們就能自然而然接納這個事實:世界並不是按照我所想的運轉,這不是很正常嗎?

「原來,是我可能錯了。」


從這本書啟發的行動建議

引導注意力,選擇留意的目標,這可能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

本書金句何其多!我從中萃取目前就能做到的行動建議:引導自己的注意力,能夠選擇我想要留意的目標,因爲這是我們唯一能夠控制在自己身上的事。

我已經在練習吃飯不看劇。有了手機之後,好像不看點什麼就會覺得浪費時間,一個人吃飯似乎很無聊,以前我都會習慣追劇。

但你真的記得你吃了什麼嗎?或是你能感受到吃下去的食物在你身上如何產生有益的能量嗎?

當我在吃飯,我就認真吃飯。我也不去數咀嚼了幾下,我就是好好的聞一下,我現在在吃的餐點是什麼味道?我現在在喝的這口湯是不是太鹹了?認真的品嚐每一口。

我得說,很難!透過吃飯,我不斷練習儘量專心做一件事,把注意力引導回來當下。

從微小日常開始練習吧。


萊恩讀後私房話

《我可能錯了》這本書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感悟。案頭書、床頭書等「一輩子的床頭書」「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讚譽當之無愧。

由於本書是像作者寫回憶錄的方式,用第一人稱撰寫,讀者能很好體會作者遇到的各種情景:

  • 他成爲一個看似很有前途的經濟學家,內心感到空虛的時候;
  • 談戀愛心碎,以至於動念想要成爲出家爲僧的時刻;
  • 跟爸爸說想要成為僧人,說出未來我沒辦法喝酒的時候;
  • 必須要跟討人厭的僧侶同伴共處一室的時候;
  • 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必須要好好治療跟面對的時候;
  • 還俗之後,如何面對一個好像已經沒有什麼社會上所需的技能,如何重拾自信、以及養活自己不成爲爸媽的拖累的時候;
  • 到了最後人生的末段,他如何跟家人相處,如何面對親愛的家人離世,以及自己可能比伴侶更早離開人世的時候。

作者娓娓道來,又絕無怨懟,有的是大氣平靜記錄走過的路、說過的話、愛過的人,寫得非常仔細,即使我們沒有相關的經驗,透過他的筆觸很能夠身臨其境,這也是我覺得《我可能錯了》難得的地方,值得一讀!

書籍資訊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原文作者: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譯者: 郭騰堅

繪者: 托馬斯.桑切斯(Tomás Sánchez)

出版社:先覺

購買連結:

Ryan Chen
Ryan Chen

嗨,我是萊恩日誌的Ryan。

我先是愛書人,後是媒體人,立志當個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人。我喜歡將閱讀的收穫寫下來,分享給你,增加好人與好事相遇的機會。

好奇想提問,或是邀約合作,歡迎來聊:[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